
【專訪】休團到重組的 900 日 C AllStar:再集合,為香港唱時代曲
2017 年 10 月 21 日,C AllStar 演唱會尾場,他們休團前最後一次演唱。由旺角街頭唱到紅館舞台,他們決定在出道第 8 年,為這個組合畫上休止符。
「希望四人分開後,都可以獨自走下去。」被視為 C AllStar 第五人的監製阿簡,當時對四子有此期許。
那夜在紅館裡,四子穿著紅橙黃綠的西裝,邊搭著肩唱《此刻無價》,邊淚灑舞台。唱畢最後一句「無憾是這一刻這滋味/無須完美/旋律一響起總是你/遠處有你」。他們站在舞台中央互相摟著、升降台緩緩降下,四子正式分道揚鑣。
2017 年 C AllStar 演唱會最後一幕(圖片由 C AllStar 提供)
今年初,四子宣布重組,7 月中開紅館演唱會,還推出 3 首新歌《集合吧!地球保衛隊》、《留下來的人》和《沒明日的恐懼》,記錄這個有關聚散的時代。兩場演唱會的門票開賣一日內售罄。
差不多九百日了,由 C AllStar 變成 On 仔、釗峰、Jase 和 King,有人找到出口,有人前方仍然大霧,但至少四人都可以獨自走下去,甚至根本走得未夠遠。
那為甚麼要重組?
【特寫】極政治化時代之下,我們還需要「香港電影」嗎?
這時代,各區曾經每個週末都發生流血衝突,原來人來人往的假日電影院變得疏落,若無其事地看戲成為了「港豬」的表現。
這時代,內地影片平台要求香港或台灣演員簽署合約,保證10年內不會因政治取向遭大陸封殺。
這時代,觀眾進場前要仔細審查演員、導演、幕後人員的政治立場,根據其「黃藍」程度,才能決定是否能安心入場觀看。
這時代,導演和編劇準備多年的劇本,或因為劇情中牽涉警務人員的角色,需要剎停製作工序。

【專訪】提名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又記錄抗爭烽火 盧鎮業:我妥協但不想妥協
「我是一名演員。」盧鎮業(小野)這樣介紹自己。
小野自大學畢業開始接觸演戲,二十多歲於港台劇集《幸福的旁邊》嶄露頭角。十年過去,三十而立的他, 今年憑《叔・叔》拚出頭來,憑電影裡飾演年輕父親「永」一角,首次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。
其實他也是一名獨立電影導演,但他沒說。
小野脫下戲服、卸了妝,從鏡頭前走出來;他走到鏡頭後,穿上反光衣、掛了記者證、托著攝影機奔走於烽火四起的示威現場。
十年前拍過「反高鐵」,十年後再拍「反送中」。政治立場鮮明,自然令人以為他可以為社運去到好盡。他卻說很怕被封殺,「Care 啊,因為我好想以演出作為志業,所以我好 care。」
演員志業和政治理念,在這個最壞的時代,似乎只能兩個活一個。為了演出,他妥協,但又不想妥協。
如何面對這個兩難?小野搖搖頭,「我唔知,真係唔知」。再想了幾秒,說:「所以我走去拍紀錄片,上年的情況我只能夠咁做 。」
脫下戲服,現實中,他也在一人分飾兩角。
小野想成為一名演員,因為他享受演出。